对于巨大切口疝,若无准备的常规关闭缺损、缝合筋膜,再用补片加强,术后很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即腹腔压力过高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如何在保证不产生高张力的条件下,重建腹壁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恢复腹壁的正常呼吸运动和维持腹壁外形的完整,仍是当今外科面临的棘手问题。
将渐进性人工气腹应用于巨大和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在我国仍很罕见,尚无广泛应用的经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陈双等人对此进行了尝试。
人工气腹治疗切口疝,其机制是通过人工气腹将腹壁肌肉和筋膜组织逐渐延展拉伸,以达到腹壁扩张的目的。该方法有利于腹腔内容物回纳,预防术后ACS的发生。目前认为,人工气腹治疗的作用主要在于强制性使腹壁对腹内高压形成生理性适应,以耐受术后高张力状态。此渐进性治疗过程,与妊娠过程类似。
本文作者的研究显示,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是治疗巨大切口疝或伴腹壁功能不全等复杂腹壁缺损的有效辅助性术前准备方法。治疗前需CT/MRI等检查评估复杂腹壁缺损的程度,选择符合人工气腹治疗的适应证病人。该方法可扩大腹腔容积,增加腹壁顺应性,增强心肺功能,使病人术后适应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后的高腹压状态。作者希望这一方法在国内被同行逐渐接受,使病人受益。摘自《外科理论与实践》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