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丹江口市第一医院!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四季养生 >> 正文
四季养生
节气养生重在顺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12 点击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传诵至今的二十四节气歌如今又有了新意义:今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肯定了节气对人类文化的价值与影响,更认可了它对指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传统医学认为,节气更替变化影响着人类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机体变化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节气与健康和生活休戚相关

所谓节气,就是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一认知还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史书记载,节气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只不过当时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之分。随后,通过历朝历代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有了完整的二十四个节气划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节气之所以能被系统化,主要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和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巨作《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人体脏腑、气血会随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盛衰,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也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等规律。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从人体的脏象、经气、舌象、脉象等多个方面描述其随二十四节气变更而产生的生理性改变。现代中医理论也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们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

此外,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比如立夏小满正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些农时谚语至今广为流传,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顺四时是精髓

二十四节气蕴藏在一年四季中,与中医养生所强调的“顺应四时、顺时养生”相统一。这里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此,根据四时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春季重护肝。春季包括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6个节气。这个季节正处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自然界阳气初生且逐渐转旺,人体的气血从里向外走。把人的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肝,所以春季护肝尤为重要。

夏季重养心。夏季包括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6个节气。此时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都在向外走,机体的阳气就会不足,心功能也相对消耗较多,常有体倦乏力、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情绪急躁等不适。因此,这个季节格外需要补充心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秋季重润肺。秋季包括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6个节气,其特点是秋高气爽、燥气当令,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人的气血开始由外向里收敛,外边气血相对不足,就容易发生“秋燥”现象,主要表现为口鼻发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因此,这个季节重在调养肺气。

冬季重保肾。冬季包括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6个节气。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生机潜伏,人体阳气自然也潜藏于内,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保证生命活动。这便无形中加重了肾的消耗,于是冬季常会出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乏力易疲、肤色晦暗无光泽等症状。因此,保肾是这个季节的必修课。

把握三个重点节气

二十四节气虽各有特色,但也有重中之重,夏至、秋分、大寒就是最为重要的三个节气。这三个节点是人体脏腑受外界影响程度比较明显,且抵抗力相对薄弱的时候,倘若此时把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具体指导方法如下:

夏至吃点“苦”。中医认为,苦味的食物多有清热作用,尤其适合夏至。苦瓜有败火能力,可多吃,还可适当饮苦丁茶,均可起到解热祛暑的作用。绿豆、薏米、油麦菜、小米等,则有消除湿热、补气生津的功效。当然,为营养均衡,也要适量吃些鱼、肉、蛋类、海鲜等。此外,夏至提倡睡“子午觉”,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夏至时节多雨,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器物易发霉,人体也会感觉不适,要格外注意用水清洁,避免发生肠胃疾病。

秋分喜温忌寒。秋分时节温差较大,应及时增减衣物,抵御风邪。还要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葡萄、百合、银耳等,少吃螃蟹、海带等性寒的食物,虚寒体质者更不宜多食。平时还要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还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大寒防寒滋补。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古人一直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因此,大寒时节注意防风御寒的同时,还要适当滋补。在此,推荐两例药膳:当归牛肉汤和红杞田七鸡。具体做法分别是:取适量当归、牛肉和姜,加水后小火煲3个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童子鸡1只,枸杞子30克,加入葱、姜、蒜、盐、料酒等佐料,文火慢炖1小时左右即可。还可以多吃有助保肾的温性食物和绿色蔬菜,如鸡肉、牛肉、白菜、油菜、菠菜、大葱等。锻炼建议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出汗不多的运动,以养阳气。需要注意的是,大寒还是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克星”,有以上两类疾病的人建议少出门,若出门应戴好口罩和帽子,护好耳鼻和脑部。

健康报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沙陀营路32号 电话:0719-5223165 传真:0719-5223299 邮编:442700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03703号 鄂公网安备 42038102000231号
Copyright © 2009-2010 DanJiangKou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