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深度烧伤创面往往治疗周期较长、愈后效果欠佳。近年来,我院通过全程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治疗深度烧伤创面,同时加强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局部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从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谨供同行参考。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的50岁、年龄最小的6岁,平均年龄31.5岁。总烧伤面积在5%TBSA~20%TBSA的12例,21%TBSA~43%TBSA的10例。烧伤深度以深Ⅱ度~浅Ⅲ度为主,最大的Ⅲ度创面为10%TBSA。烧伤创面遍布全身各处,除烧伤面积小于10%TBSA的患者外,其他患者均有2处或多于2处的创面。烧伤原因以火焰烧伤居多,其次为酸、碱烧伤。伤后2小时~24小时入院者20例,另2例分别于伤后第2天和第5天入院。20例伤后早期入院者创面立即外涂MEBO治疗;延迟入院并在院外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入院后改用MEBO治疗。
治疗方法
患者均于伤后24小时以内入院。创面污染较轻的患者,直接外涂MEBO,保护烧伤创面;污染较严重,以及酸、碱烧伤和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对创面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无损伤冲洗和清创,然后外涂MEBO。对于延期入院且已经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的患者,对原创面用药进行适当清理,然后外涂MEBO。全组病例创面均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分批分次地对深度烧伤创面进行无损伤耕耘、减张及痂皮薄化处理。治疗期间,严格按照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的原则规范处理创面,每6小时换药一次。如有药膏丢失,应临时增加换药次数,维持创面的有效药物浓度。在处理创面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控制感染等全身综合措施治疗。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的创面均为深Ⅱ度~浅Ⅲ度创面,全程均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因本组患者以多个创面者居多,在对指标观察上以最后愈合创面作为统计样本。经治疗,深Ⅱ度创面最早愈合时间为伤后18天,Ⅲ度浅型创面最迟愈合时间为伤后48天,均未接受自体皮移植治疗。对创面坏死组织层作耕耘减张和薄化处理时,未发生明显出血,术后疼痛轻微,无局部感染、创面加深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最短随访时间为伤后3个月,深Ⅱ度创面无瘢痕增生,部分Ⅲ度浅型创面有浅平柔软瘢痕。随着痊愈时间的延长,瘢痕变软或消失,瘢痕即使发生在关节部位也不影响活动,无功能障碍。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2岁,因火药燃烧爆炸,致颜面、双上肢、躯干烧伤,烧伤面积为36%TBSA,其中深Ⅱ度浅型8%TBSA、深Ⅱ度深型20%TBSA、Ⅲ度浅型8%TBSA。患者在外院以石灰水悬浊液外涂创面,暴露治疗,伤后3天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体温为38.5摄氏度,创面表皮脱落、干燥、肿胀、痛觉消失。患者入院后以生理盐水及新洁尔灭清除创面残余药物,并以MEBO外涂,厚约1毫米,待痂皮稍微软化后作创面耕耘减张处理,每4小时~6小时换药一次。在浅Ⅲ度创面多次行耕耘处理,创面始终保持湿润且有新鲜MEBO药膏。手术当日,静脉给予2种足量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体温稍降,次日停药。经MEBO治疗48小时后,创面出现液化,后根据创面液化的情况调整换药间隔期,在液化高峰期每4小时换药一次。换药时注意保护创面上逐渐形成的半透明脂蛋白纤维膜,做到操作时不损伤健康组织、不出血、不疼痛,以压舌板轻轻刮除创面残余药物及液化物,以无菌纱块拭净,并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治疗28天后,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无瘢痕及功能障碍。
临床讨论
在各种深度的烧伤创面中,深Ⅱ度烧伤创面是治疗中争议最大、治疗方法最多且效果最不稳定的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由于血容量的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血流不畅,导致创面微循环缺血。同时,由于真皮下毛细血管壁充血、水肿、大量液体渗出,致使创面及周围组织水肿、张力增加,使局部微循环逐渐出现“外压”“内堵”的恶性循环状态,从而加剧创面微循环缺血,组织坏死,致创面加深。在传统的干燥暴露疗法中,干燥、结痂、感染是中小面积深Ⅱ度创面加深成为Ⅲ度创面的主要原因,其转归常常由于创面行手术植皮、瘢痕愈合,在关节部位常导致功能障碍。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治疗烧伤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MEBO可为创面创造一个适应皮肤再生的湿润生理环境,使创面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细胞水肿、炎症浸润减轻,烧伤创面中的间生态组织向好的方向转变,避免了创面的进一步加深。早期对创面进行耕耘减张处理,破坏了坏死皮肤的完整性,降低了创面张力,减轻了创面皮肤对毛细血管壁的外压力,有利于微循环的疏通,以及MEBO药效作用的发挥,瘀滞部位的皮肤组织得以恢复生机。同时,将烧伤创面置于生理性湿润状态下,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残存的皮岛,使创面最终得以修复。
创面感染亦是使创面加深、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的重点是规范换药操作流程。试验证明,MEBO虽无直接杀菌作用,但有明显的控制烧伤创面感染作用。MEBO中所含的药物成分及剂型形成了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使一些细菌出现了形态结构及生理上的变异,导致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受到限制,影响了细菌的代谢合成过程。我们在换药时间的间隔方面,基本保持每4小时~6小时换药一次。在换药过程中,通过耕耘、压舌板轻轻刮除创面残余药物及液化物,并以无菌纱块拭净创面,使创面上的大量坏死组织、细菌及毒素被清除,单位面积上的细菌数量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经过创面吸收的毒素会明显减少,最终结果是降低细菌的致病能力。尽管创面上仍有细菌存在,但其致病性明显减弱而不会导致创面和全身感染的发生。
健康报